局部城市化

中国流出人口的城市解决方案?

中国流出人口的城市解决方案?

中国是一个大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北上广深虽然达到了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但不是中国一般能达到的水平。更多的四五线城市经济不好,甚至人口外流。如果不能遏制他们,后果不堪设想。至于如何转型,不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人口外流的城市一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比如东北和中西部的部分地区。在这种情况下,主要原因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人民的工作机会太少,收入低。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产业升级,改革国有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交通、医疗、基础教育建设。引进企业解决更多就业问题。

第二,人口外流的城市很多都是小城市。营商环境一般,就业渠道不畅,行政效率低。没有人脉很难找到好工作,这种情况必然会赶走没有人脉的人。他们会选择去相对公平的大城市,靠自己的实力公平竞争。这个时候,小城市要优化营商环境,提高行政效率,在周边大城市频繁举办招聘会,以示对人才的渴求。

我相信不是每个人都想出国。只要这个城市能让人看到希望,很多人还是愿意留在这里的。毕竟我不能把身体挡在外面。

中国流出人口的城市解决方案?

随着特大城市和大都市区的发展,我国人口倾向于向特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流动,而能级相对较低的小城镇成为流出地区。

那么,城镇未来的发展应该选择哪条道路呢?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李冬玉建议,可以将10万人以下的内陆小县合并作为试点。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任远认为,小城镇要不要合并,不能以人口一刀切,而要看小城镇发展处于哪个阶段,要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

城镇合并值得探索。

根据2019年的行政区划统计,中国大陆目前有2846个县级行政单位,比1950年增加了200多个。另据统计,平均每个县的人口在50万左右。一般人口在40 ~ 70万的县称为中等县。人口在10万以下的县有200多个,其中5万以下的有100多个,主要分布在西部。

其中,人口规模越小,经济越不发达,人口流失就越严重。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在东北调研时发现,一个县100个大学生中,能回到县城工作的不到10个,导致县城常住人口低于户籍人口。

县级行政区划需要设置党委、人大、政协、纪检、公安、法等机构和社会组织,配套办公用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李冬玉说,2019年,某县常住人口3.02万人,地方财政收入3661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65亿元,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120多个,财政供养人员6000多人,财政供养人员比例为1:5。她建议先合并10万人以下的小县,减少行政资源浪费,优化生产要素配置。

任远表示,中国幅员辽阔,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在一些地区,一些萎缩的小城镇适合合并;然而,在其他地区,如中西部地区,小城镇仍在快速发展。对于这样的地区,合并小城镇可能不太合理。

温州的原龙港镇就是一个镇快速发展,直接撤镇设市的例子。龙岗镇作为“中国第一农民城”,2019年撤镇设市。

“龙岗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还在中国的城市体系中发展,直接从镇到市,这意味着这个城市能获得多少行政权力,它在用地规模、人口发展和其他公共事务管理权利方面都会获得更大的发展。”任远说。

对于已经萎缩的小城镇,应该采取不同的规划策略。任远认为,对于一些萎缩的城镇,可以采取“智能收缩”的规划,通过让城市空更加紧凑,来建设更加精致的小城镇,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对于自持能力相对减弱的极度萎缩的城镇,可以合并城镇,使城镇成为更大的城镇内的一个社区空,采用城镇管理社区的方式进行区划调整和改造。

今年2月,湖南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出有序启动县级行政区划调整,在现有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基础上,合并县域面积小、经济互补性强的相邻县级行政区。

事实上,2000年前后,长三角地区出现了一批城市合并的案例。

“比如七都镇和庙港镇,以前都是苏州市吴江区下辖的镇。在撤乡并镇政策下,原庙岗镇并入七都镇,成为庙岗社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通过市镇合并,将拥有独立财权的一级政府转变为服务社区,有利于统筹资源。”任远说。

任远说,城镇合并,资源集中,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不一定带来便利。从居民和村民上学、就医的角度来看,在城镇合并过程中如何让城市的合并更加便捷,需要不同城镇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更好的发展。

对于西部地区的城镇建设,任远认为,实际上,在中国人口的迁移流动中,西部地区出现了大规模的、数量越来越多的回流人口,主要集中在县城周边的小城镇和流出地的农村。因此,西部地区一些小城镇的人口迅速增加。对于这些还在成长中的小城镇,要进一步加大小城镇的发展,慎重谈合并。

任远认为,智能收缩的概念源于西方国家城市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通过让城市空更加紧凑,一些萎缩的小城镇可以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在中国大量城镇萎缩的背景下,值得借鉴和探索。

发展就近城市化

梁启东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这几年主持了几个县区规划项目,很多还是提出了“全域城市化”的思路,要求在未来3到5年内把郊区的村庄全部消灭,让农民全部搬到楼上去。他认为,城镇土地扩张,“摊大饼”,城镇规模越来越大,导致城市质量提升不理想,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应该是局部城镇化。

“就近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再盲目向大中城市迁移,而是在原居住地的空一定半径范围内,依托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地方城镇化,或通过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农业人口城镇化,或通过发展强镇强村带动农业人口城镇化,或通过地方精英引进资源,或通过外部生产要素注入实现农村城镇化,都意味着城镇化地区通过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梁启东说道。

梁启东认为,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产业集聚的城市应该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的引擎,可以进一步发挥吸纳农业人口的作用。主要放在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大力发展县以下小城镇和农村社区。

城镇的发展是以工业的引进为基础的。任远认为,在产业规划和发展规划的过程中,不应该为了城镇而规划城镇,而应该把小城镇放在城镇体系中,包括整个区域经济中。

“比如长三角地区的小城镇发展,就应该和其所在的城镇体系以及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整体发展特点有关。长三角生态一体化示范区将对整个区域的小城镇发展产生全面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小城镇要找准自己的特色产业定位。”任远说。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发展中国的城镇,应该打破城乡二元管理体制。

梁启东还表示,要实现就地城镇化,就要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以城乡一体化和迁移自由化为目标和方向,剥离户籍所包含的各种权益,打破城乡分割的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籍管理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提高农村征地补偿标准,逐步实现农村集体土地参与城市发展的同权同价,形成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让农民带着资产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