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郎鱼学名蓝圆鲱鱼,别名也叫倒刺鱼、棒鱼、池鱼、黄沾、池鱼、熟鱼。鲈形目鱼骨属的一种。纺锤形,侧面略扁。眼睑发育良好,从前到后一直到眼睛中间,瞳孔中央只露出一条很长的缝。巴郎鱼的上颌后端钝圆。身体覆盖着小圆鳞片。有侧线,侧线的直线部分全部或大部分为棱纹状鳞片。胸鳍长度与头部长度的比例因鱼的大小而异。前背鳍顶端有一个白斑。温暖水域中上层鱼类,分布于中国海南省到日本南部;主要分布在东海中国福建沿海,是南海经济鱼类之一。

巴郎鱼:

巴郎鱼是一种暖水中上层鱼类,有洄游习性,喜群居。以桡足类、介形类、萤火虫、大葱、七星鱼等为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0mm的鱼叉长度是其摄食方向的拐点,叉长小于此长度的巴郎鱼主要为浮游甲壳类,而叉长大于此长度的巴郎鱼主要捕食小鱼,随着叉长的增加,巴郎鱼更容易捕食游泳动物。根据巴郎鱼摄食类群的变化,东海巴郎鱼的营养级为3.55,为浮游动物和游泳动物混合食性的肉食性鱼类。巴郎鱼的生命周期很短,最长6岁。长得快,一龄就能下蛋。12月至次年4月成群产卵。夏季,沿岸普遍存在幼鱼密集区。产卵后,群体和幼鱼分散到近海深处,部分可到达外海。是南海的经济鱼类之一。